
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矩阵正式搭建
2025年3月17日上午,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协同研究中心”)矩阵建设座谈会在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召开。会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江西师范大学国家协同研究中心,与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赣南师范大学、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萍乡学院三个江西省协同研究中心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矩阵正式搭建。
此次会议由江西省教育厅、省文物局主办,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江西师范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承办。省文物局主要负责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出席并讲话;各协同研究中心及建设培育单位高校负责人、场馆负责人,以及相关设区市文广旅局负责人分别作交流发言,介绍创建情况,分享经验做法,共商合作事宜。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丁新权就协同研究中心“是什么”“怎么建”“做什么”作了阐述。他指出,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建设是深化革命文物系统研究、提升革命文物保护能力的创新举措,是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有力保障。江西需要更多中心加入“国家+省级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矩阵”,共同举起“革命文物强省”这面大旗。协同研究中心是理论研究平台、实践应用平台和融合创新平台,要遵循先建设再验收原则,注重学科协同,加强区域合作,聚焦重要节点、聚焦中心工作、聚焦资源优势,构建多学科交叉、跨领域融合、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矩阵。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座谈会对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我省大思政课改革意义重大。他肯定了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矩阵建设前期工作,并对各协同研究中心的后续工作提出了加强红色资源建设研究、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和主动服务社会发展大局等具体要求。各协同中心要立足国家需求,围绕革命文物工作开展多方面研究,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和立德树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当天下午,还召开了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2025年工作会议。各协同中心负责人围绕矩阵目标、战略合作、研究方向、学科整合、资源共享、工作重点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对下一步协同研究工作重点进行了梳理,对今后开展常态化交流合作进行了研究。
据悉,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是由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文物局批准设立的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举措。
2024年,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首批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建设工作,经过组织推荐、现场答辩、实地考察、专家评审等环节,省教育厅、省文物局发文公布了首批
下一步,我馆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围绕革命文物的科学保护、内涵阐释、价值挖掘、展示展览、社会教育、传承弘扬、科技应用, 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咨政建言、社会服务与宣传教育工作,与各协同研究中心通力合作,不断推出符合国家需求和工作需要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以合力推动全省革命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红色文化育人高地建设。